3月21日,在中国健美协会的指导下,由上海体育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和三体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三体云动数据中心承办的《2020中国健身行业数据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全国发布会在上海举办,同期还正式发布了《中国主流城市健身产业景气指数榜单》。
亚洲健身健美联合会主席、中国健美协会主席张海峰,上海体育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陈晓峰,以及报告的全体专家顾问团队和编委团队共三十多位嘉宾共同出席了发布会,同时会议还吸引到健身行业从业者、投资人及产业研究人员等超过300名专业观众,共同见证报告的发布。
《2020中国健身行业数据报告》正式发布
张海峰主席和陈晓峰书记分别为发布会作了精彩致辞。张海峰主席表示,中国健美协会作为本年度中国健身行业数据报告的指导单位,希望健身同仁们能够通过行业报告了解健身行业状况,探索未来发展趋势,携手同心、坚定信心、把握发展机遇,推动健身行业在新的形势下为实现建成体育强国的目标而共同努力奋斗。
亚洲健身健美联合会主席、中国健美协会主席张海峰
陈晓峰书记表示,《2020年中国健身行业数据报告》利用大数据对健身行业做出客观、精准的分析,系统阐述我国健身行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助力中国健身行业的发展,为实现健康中国以及体育强国的战略目标做出更大的贡献。
上海体育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陈晓峰
在会议上,正式发布《2020中国健身行业数据报告》以及《中国主流城市健身产业景气指数榜单》。
从左至右:王浩、陈苏苏、张海峰、余诗平、李海
中国主流城市健身产业景气指数榜单发布:上海排名第一
上海体育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杨倩做了主题为《2020-2021中国健身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的精彩分享,从环境、政策、产业等三个方面深度剖析了中国健身行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上海体育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杨倩
同时,杨倩还公布了《中国主流城市健身产业景气指数榜单》的相关数据,并对数据进行解读。榜单通过对19个一线及新一线城市的健身行业宏观环境、行业供给、行业需求以及经营效益四个方面的因素进行调查与分析,最终呈现出《中国主流城市健身产业景气指数榜单》,综合评分显示,上海以76.32分居首位,北京、深圳、广州分列二至四位。
《2020城市健身行业景气指数榜单》
数据来源:《2020中国健身行业数据报告》
332项健身房经营与消费关键数据解读
2020年的报告,无论是大数据量及数据广度,还是数据解读的精度和深度,都比前几年的更有看点。
数据一:健身俱乐部数量下滑11.1%,健身人口增长3.19%
2020年受疫情影响,全国健身场馆都经历了不同时长的暂停营业,少则2个月,多则长达半年之久,这期间淘汰了不少经营状态欠佳的健身场馆。
据相关统计,截止到2020年12月,中国健身俱乐部门店数量约44305家(不含港澳台,不含所有类型的工作室),尽管比2019年的49860家下滑了11.1%,但中国的健身俱乐部市场仍然是全球最大的健身市场。
中国整个健身行业的健身会员数约为7029万(不含港澳台),在14亿的总人口基数下,中国健身人口渗透率为5.02%,环比去年增幅3.19%,从趋势来看,中国同美国、欧洲的差距在逐渐缩小。
数据二:场馆月均营收6月达到全年最高值
2020年1月下旬为春节,2月疫情来到最严峻时期,健身房几乎没有任何收入。3月份开始,大部分地区包括健身房在内的线下门店在政策指导下陆续有序恢复营业,并开展促销等一系列运营措施“回血”补贴现金流,同时也有部分场馆上线在线课程、直播私教等新型产品,开始逐渐有一定的营收流水,但仍然极少。之后4-5月份,各地健身场馆恢复全面复工状态,全国健身产业逐渐复苏,曲线开始爬坡上扬,6月份,全国健身房整体营收达到全年最高值。
数据三:教练月均收入7300元,同比下降20%
根据全国健身场馆和店均教练人数的推算和统计,截至2020年12月份,我国健身教练从业人数约为90万,其中健身俱乐部教练61.2万,工作室教练28.8万。
受疫情影响,2020年教练的月均收入为7300元左右,相较去年降幅达到20%,主要原因是疫情严重时几乎完全没有收入。
数据四:50%会员健身年限1-3年
2020年疫情刺激了很多会员开始健身,从健身年限分布来看,1年以下活跃会员的占比有18.67%,基本都是新增的会员,占比最多的是3年以下的,这意味着当前中国健身会员中有68.5%健身年限低于3年,整体来看,会员还不是很成熟。
数据五:会员健身周边支出集中在3000元以内
会员在健身周边平均每年投入的费用,主要集中在3000元以内,占比为83.26%。相比2019年,花费在1000元以内的会员增加,环比增长了35.88%,1000元以上的支出占比,环比降低了14.23%。
数据六:智能化场馆占比32.7%
根据测算,截止2020年12月,中国存量市场中智能健身房总数约3.2万家,占全国商业健身房(含健身俱乐部和健身工作室)总数的32.7%。其中,一线城市的智能健身房数量约5400家,占一线城市健身房数量的45.4%。走在经济前沿的一线城市,商业健身房的智能化普及,也同样引领全国。
据了解,《2020中国健身行业数据报告》通过产业宏观、商业微观及消费变化等多个层面与角度,分析了疫情笼罩之下的2020年全球与中国健身行业现状与趋势变化,为健身场馆管理者/投资者、行业从业者、媒体、投资研究机构及政府单位等提供了2020-2021年健身产业360度全面而立体的参考。
报告建模提取了超过7.8亿个三体云动平台源大数据,线上线下调研问卷有效样本量1.7万份,同时结合多个网络合作伙伴及平台的亿级数据,通过方差分析、聚类分析等科学的数据分析方法,梳理出终端有效数据6500多个,最终输出报告共十个篇章、超过300个数据维度与内容。
这是一本能够对健身房实际门店经营提供高价值数据借鉴、参考和指导的开店内参手册,也是中国健身从业者回顾2020年、展望与规划2021年经营与发展的必备读物。
发布会圆满结束
嘉宾分享结束后,报告的全体专家顾问及编委成员上台合影留念,发布会圆满结束。
《2020中国健身行业数据报告》全体专家顾问及编委成员
2020年的中国健身市场喜忧参半。疫情对人们健身行为和消费的影响呈现两面性,一方面,疫情期间人们的健身运动受限,消费活动减少;另一方面,疫情重塑了人们的健身认知,大量激活了人们的运动健身热情,健身消费需求与日俱增,2021年健身行业势必迎来市场的全面复苏和“超量恢复”,预计整体市场规模环比增长在20%以上。
在行业端,疫情对门店的经营和生存造成了沉重的打击,加速了健身行业的“洗牌”,部分运营模式落后、现金流不健康的门店纷纷倒闭退出,而经营内功更深厚、财务模型更健康、更注重数字化运营的场馆则坚持和活了下来,甚至还实现了业绩增长。
同时,在疫情的影响下,还大量激活和催化了线上健身及家庭科技健身场景与模式,相关产品、业态和服务获得高速发展,大众健身消费更显多元化。
2020年,尽管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对宏观经济和线下实体经营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从长远来看,不断扩张的内需仍将持续推动着中国经济的稳步前行,中国的健身产业规模也将继续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