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背着5G背包就能转播一场比赛,让类似马拉松这样的大众赛事以更便捷、更经济的方式开展线上线下融合传播,提升全民健身参与积极性;在体育场馆中,一个“场馆大脑”可以让管理者实现设备、人员、能源等多方数据采集,提升体育场馆整体管理效率。如今,体育与数字的融合、协同、创新正在加速演进,数字体育正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为体育强国建设提供新动能。
5月25日,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字社会分论坛数字体育专场在福建省福州市举行,与会代表纷纷表示,本届数字体育专场通过跨学科、跨领域的专家学者交流合作、思想碰撞,深入探索新质要素与体育事业发展的融合应用之道,拓宽体育强国建设目标的新思路。
利用数字技术推动群众体育发展,为公众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体育服务。国家体育总局信息中心主任李业武在数字体育专场中介绍道,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一张网”已初步建设完成,实时汇聚各类全民健身讯息、整合群众体育相关资源,通过统一的电子地图实现了体育馆、体育场、健身设施、健身路径、体育公园等各类体育信息的集中展示,已初步建成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板块。武汉体育学院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钟亚平分享了目前数字体育在地方的建设成果,在全民健身电子地图实现方面,重庆、山东、福建等9个省区市已经实现全民健身电子地图的建设,新疆、青海、湖北等18个省区市正在或正计划建设全民健身电子地图。此外,甘肃、重庆、山东等11个省区市已经建成全民健身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天津、江苏、山东等11个省区市已建成群众赛事活动管理系统。通过多源数据收集和分析,可以精准捕捉群众健身活动中产生的数据,不断满足群众日益精细化的健身需求。
竞技体育方面,数字化工作取得了突破式的发展。北京、湖北、广东、浙江、天津、四川、山东多地已经启动了智能化科学训练基地、数字体育实验室的筹备。跳水、田径、赛艇国家队利用大数据技术助力训练精准化、个性化、智能化。数字技术在模拟训练、场馆环境控制、运动员装备等方面也有大量应用。
金陵体育升级改造了传统的生产线,在智慧篮球架生产线引入了机器人,智能车间整体人员减少了40%,产量却提升了52%;安踏以柔性化、智能化、精细化生产为目标进行数字化转型;舒华体育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健身产品的制造水平,有效增强产品的交互功能,让大众科学健身更加“有道”。“多年来,我国体育产业总产值增速始终维持在10%以上的水平,数字技术的牵引和推动作用日益凸显,全方位带动产业的转型升级。”李业武表示。传统体育产业与数字技术相结合进行全面转型和升级,提升了生产效率、优化了产品设计,并且能够加强供应链的管理。
随着全球信息技术创新日益加快,数字技术在体育实践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建设智慧化体育场地设施,丰富体育供给,打造“净零碳”运动赛事;提升竞技体育软硬实力,大力研发新兴运动装备材料、智能穿戴设备、运动训练虚拟化技术;引入数字技术、虚拟现实、区块链等现代科技手段,对体育用品制造、体育赛事、体育媒体和体育场馆等传统体育产业进行提质升级,打造一批“中国智造”高端体育品牌和产业集群……数字体育发展路径的探索正不断深入,为加快建设体育强国提供新动力。
(记者 傅潇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