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地处河北省中部,不仅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也享有“体育之城、冠军摇篮”的美誉,先后培养了23名世界冠军、32名亚洲冠军和150多名全国冠军,竞技体育成绩始终处在全省前列,先后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全国业余训练先进单位”“全国篮球城市”等称号。近年来,保定市不断探索新型体校建设模式,创新体校管理方式,完善制度建设和保障激励政策,走出一条富有保定特色的新型体校建设之路,让学生们在不脱离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情况下接受专业体育训练,实现了学习、训练两不误。
在具体做法上,保定市明确依托普通中小学校挂牌成立新型体校。体校与学校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明确副校长分管学校体育教学和训练工作。体校同时承担上级教育、体育部门布置的工作任务,一方面按体育部门要求,落实国家体育政策,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和地域特点设定体育项目,根据项目需求,经有关部门批准,招聘专业教练员,与学校体育教师共同做好学校体育教学、训练、竞赛等工作;另一方面按教育部门要求,落实国家教育政策,负责学生的文化教育,包括学籍管理、课程设置、考试评价等工作。
同时,保定积极构建“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体育特色。立足传统与创新,开展符合学校实际的体育运动项目,让孩子们从小培养运动兴趣,让每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自己喜欢的运动中去,至少掌握1至2项体育运动技能,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并建立起“一条龙”人才培养输送体系。在普及运动技能的基础上,学校组建运动队,将具有体育运动天赋的学生吸纳进来,进行专项业余训练,从中发现优秀体育苗子,向市级体校、省和国家专业队输送高水平体育人才。真正建立起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到市级体校、省局各训练中心的人才培养输送体系,实现了普及与提高的有效衔接。
经过多年发展,保定市出现了保定七中、保定一中、涞源三中、河北保定师范附属学校、乐凯小学、天鹅小学等多种类型的体教融合典型案例,这几个典型案例体现了体教融合的不同发展模式:市队校办模式,学校成立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模式,体校、学校、社会体育俱乐部联办模式,体育名人进校园推广体育项目模式,学校与国家体育总局单项协会、省专业队对接模式等。
(记者 顾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