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赋能浙江“共富”之美——专访浙江省体育局局长郑瑶

2023-06-13 08:21中国体育报

  2021年,浙江迈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步伐。同年底,浙江省政府和国家体育总局签署《关于支持浙江省体育领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合作协议》,双方在六个方面33项内容上展开合作。两年来,浙江交出一份份高质量答卷,属于“体育”的这一棒跑出了怎样的速度?对此,记者专访了浙江省体育局局长郑瑶。他表示:“体育的本源就是为老百姓服务。让浙江体育实现高质量、现代化、均衡化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体育公共服务,这正是为共同富裕作出的体育贡献。”

  记者:浙江在体育促进共同富裕方面的总体思路是什么?取得了什么样的初步成效?

  郑瑶: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一是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二是推动竞技体育取得突破性发展,三是打造现代体育产业体系,四是建设体育赛事强省,五是深化体育领域改革。

  围绕这一框架,在“共富协议”指导下,浙江在坚持创新改革的基础上稳扎稳打、久久为功,借助杭州亚运会筹办的重大契机,取得初步成效。今年以来,国家体育总局先后两次发文推广浙江基层体育委员工作机制、公共体育场馆服务大提升、体育发展指数评价制度、运动员技术等级认定公权力监督、体育现代化创建、百姓健身房等6项改革经验。

  从数据来看,浙江率先在全国开展体育现代化县(市、区)创建,第一批17个已经成功挂牌。为解决供需矛盾,积极打造群众身边的健身场地设施,目前全省百姓健身房总数超过2000个。全省基层体育委员队伍超过2万人。围绕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面向山区26个县在经费拨付、场地设施建设、赛事活动开展等方面制定倾斜扶持政策。截至2022年底,全省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8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占比43.4%,国民体质合格率94.2%。

  在竞技体育领域,在东京奥运会、雅加达亚运会、陕西全运会中,浙江的金牌贡献率分列各省(市、自治区)第1位、第2位、第3位。2019-2022周期,全省业余训练后备人才布局人数55321人;其中,浙江传统优势项目游泳超过5000人、射击接近1500人。聚焦“三大球”浙江同样有亮眼表现。

  群众体育的蓬勃发展、竞技体育的厚积薄发,再加上杭州亚运会筹办的重大机遇,推动浙江体育产业提质增量、做大做强。全省体育产业总规模从2017年的1843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4272亿元,年均增长率为23.4%。我们还要大力实施“双倍增”计划,打造现代体育产业体系,力争到2023年底,体育产业总产出达到5000亿元,提前2年完成“十四五”目标任务。

  记者:杭州亚运会对推动浙江高质量建设体育现代化强省有哪些重大意义?

  郑瑶:我们全力以赴举办一届史上最成功的亚运会。无论是6个办赛地市,还是其他5个地市,都要牢固树立“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的理念,实现全省11个城市品质大提升、体育事业大提升。始终坚持把亚运筹办的过程,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体育强省建设的过程,奋力打造共同富裕的体育示范。

  杭州亚运会新建或改建的56个竞赛场馆、32个训练场馆并没有“坐等大赛”,而是全部提前免费向公众开放。同时,基层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先后三年入选省政府民生实事,利用城市空置土地、废弃厂房、建筑屋顶、高架桥下空间等“金角银边”,建成体育公园、社区多功能运动场、足球场、篮球场等体育设施10000余个,有效破解“健身去哪儿”难题。未来将继续推进亚运场馆惠民开放,积极探索破解大型公共体育场馆运营难题,全力打造大型赛事过后场馆利用、惠民的标杆。我们还要利用杭州亚运会的影响力,加强与国际体育组织的联系,积极引进一批影响力大、经济价值高、落地性好、成长性高的国际性赛事,持续打造“运动项目之城”“赛事之城”“赛事集聚县”,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丰富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

  记者:在体育助力共同富裕过程中,“浦江经验”“千万工程”发挥了哪些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作用?

  郑瑶: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是一项重大改革探索。浙江体育每一项突破和成绩背后,也都是改革与创新结出的硕果。通过不断破解体育在发展中的难点、痛点、堵点,体育正深层次地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在“全国篮球城市”诸暨,村村有球场、村村有球队、村村有球赛。球场让乡村美起来、亮起来,让村民动起来、乐起来,成为新时代弘扬“枫桥经验”“浦江经验”的新载体。

  在“千万工程”(“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中,体育是乡村最美的风景、动起来的风景。在安吉余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理念发源地,村民过去以采石为生,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现在则是在绿水青山间大力发展漂流、骑行、登山等户外运动,运动休闲成为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重要通道。在江山白沙村,篮球场、网球场、文化礼堂、游泳池、军事拓展训练基地等,让老百姓动起来、赛事引进来、客人留下来,成为对外展示形象的重要窗口、发展集体经济的重要渠道。

  实现体育的共同富裕,根基在基层,落脚点是体育为民、体育利民,切实增强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

  本报记者 王子纯

相关阅读

© 2003-2024 华奥星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hina Interactive Sports Technology Invention Co., Ltd.

关于我们|招聘信息|联系我们|投稿邮箱:sport@sports.cn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0105094高新技术企业证书编号:GR202211004945客服及报障电话:010-67158866-800
发证机关: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ICP经营许可证:京ICP证030713号客服及报障邮箱:800@sports.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字第0830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807号   本网站由华奥星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提供制作及技术支持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