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主办的第一届全国青少年三大球运动会日前落幕,这是我国首次专门针对青少年三大球运动项目设立全国性体育赛事,旨在进一步推广普及三大球,让更多青少年喜爱、参与三大球,同时调动各地各方抓三大球青训的积极性,形成振兴发展三大球的合力。
在决赛阶段,来自25个省区市的96支队伍1500余名青少年运动员,在这一全新的高水平竞技舞台上挥洒青春、诠释热爱。不同模式培养出的同龄人切磋交流,高质量、高强度的比赛让各方收获满满。受访教练员纷纷对这一新生赛事点赞。带领山东男足夺冠的老帅殷铁生说,这种高级别赛事为运动员创造了有竞争力的比赛环境,社会关注度也有所提高,对青训水平显著提升有帮助。中国男排前主帅沈富麟本次带领江苏女排出战,他认为赛事集合了全国最优秀的青少年选手,搭建了专业、职业、学生等各类运动员同场竞技的平台。
通过高水平竞技,一批优秀运动员从同龄人中脱颖而出。上海男足队长蒯纪闻5场比赛打入9球斩获金靴;山东女篮张子宇以场均29分7.3个篮板的表现荣膺女篮“最有价值球员”;之前已在女排U系列国字号队伍中闪耀国际赛场的李晨瑄等也有出色表现。
一批青少年优秀选手的涌现是本届全国青少年三大球运动会带来的收获。然而,在不拘一格降人才之后,还需要不拘一格育人才,让好苗子充分发展、健康成长,逐步成为成年队的中坚,进而担当重任。
育人才,要为优秀青少年选手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平台。我国三大球运动发展历史上,不乏优秀年轻选手“跳级”到成年队并挑起大梁的先例。1981年中国女排首获世界杯冠军,担当重任的郎平只有21岁,而她不到18岁便被选进国家队,正是在那里经过千锤百炼,才成就了日后的“铁榔头”;王治郅19岁随中国男篮征战奥运会,同队友一起实现了前八的突破;国家男足原球员谢育新1985年在首届世界少年足球锦标赛上崭露头角,不到19岁入选国家队,并在21岁时成为中场主力,并在多场重要国际比赛中进球……对于新涌现的潜力新星,成年队应有不拘一格选人才和用人才的魄力与胆识,给予他们开眼界长见识的机会,也给予他们试错的空间。
育人才,还要积极探索创新育人模式,为优秀青少年选手规划个性化成长路径。三大球六个项目市场化程度不同,普及程度不同,整体发展阶段与竞技水平不同。目前,青少年选手存在专业队培养、职业俱乐部梯队培养、校园培养,甚至个人海外发展等不同模式。对于具有潜质的运动员,应该综合研判,帮助他们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道路,更好地发展成才。
育人才,更要加强研究三大球集体项目优秀青少年运动员的成长规律。三大球六个项目每项都有个人成长与团队成功的互动关系。应该加强我国历史上乃至世界上三大球优秀球员成长与团队成功案例的剖析研究,形成更为科学的认识,从而更好地推动个人成才、球队进步、项目发展。
三大球项目参与人口多、社会影响大,深受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喜爱。振兴发展三大球,既是人民的期待,也是建设体育强国的必要课题。以重走长征路的精神,扎实做好三大球各项工作,需要不断探索三大球项目育人成才的“中国模式”。久久为功,扎实工作,期待中国三大球美好的明天。
(阎志强)
编校:陆秋萍
审核:陈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