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背景下全民健身供给侧改革研究

2017-04-28 09:31中国体育报

  沈阳体育学院 博士 副教授 沙金 沈阳体育学院 博士 副教授 姚瑶

  2016年1月26日,习近平同志就如何改变我国经济工作的不良状况,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思想,具体措施是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这一思想不仅有助于我国经济领域的改革,而且对全民健身工程的推进,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亦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一、全民健身供给侧改革的提出

  自1995年我国实施全民健身以来,全民健身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十二五”时期以来,我国全民健身发展过程中长期结构性不合理现象日益突出。《2014年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公报》呈现出了我国全民健身发展的整体情况:一是群众体育健身活动的参与度不断提高;二是全民健身场地和设施的投入距离满足人民大众的需要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三是群众体育健身消费已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被大众普遍接受,体育健身已从福利向消费过渡,走向市场化;四是缺少一支全民健身的专业化指导队伍;五是获取全民健身信息方式渠道过窄。

  导致现阶段全民健身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健身场地保障”、“健身路径管理”、“低消费健身项目创新”、“健身指导员培训”等供给结构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脱节造成的“供给失灵”。所以我国全民健身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是针对全民健身实践中的问题,以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为核心,以推动机制创新为切入点,通过全民健身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提高全民健身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民健身结构的供给能力,提高人民群众不断升级的体育健身个性化需要,最终达到“健康中国”之目的。

  二、全民健身供给侧改革的时代意义

  (一)全民健身供给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新时期体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如果不能有效解决“供给失灵”问题,单纯的“扩大资源配置”必然会加剧长期的结构性调整难度。“十二五”期间全民健身供给侧的结构性变化表现比较突出,据1996、2001、2007、2013年进行的4次全国范围内的全民健身调查分析,参加体育活动的人群比例从1996年34.34%上升到2013年49%,这也为新时期体育发展中全民健身供给侧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而如何做好全民健身供给侧改革,也就成了主动适应新时期体育发展的必然追求与重要手段。

  (二)全民健身供给侧改革是助力提高全民身体素质的必然要求

  到2020年,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4.35亿人。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而言,全民健身供给侧改革的目标是化解资源浪费,提升资源供给能力。“十二五”时期,可供全民健身正规场所健身的人群从2007年40.3%降到2013年38.3%,现有的正规健身场所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导致很多中老年人到非正规场所进行健身锻炼。如果全民健身供给侧的改革不彻底,必然降低人民群众健身需求侧的结构性变化,这就是“供需不平衡”造成的。如果不能有效解决这些不平衡问题,不仅会制约全民健身的热情,也必然影响我国全民健身发展。

  (三)全民健身供给侧改革是转变我国体育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

  “体育强国”并不只是竞技体育成绩的突出,要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体育强国”,我国还必须将体育事业发展的重心转移到全民健身中来。

  《2014年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公报》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百分比为33.9%(含儿童青少年),比2007年增加了5.7个百分点。按照国际标准,一个国家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占总人口比例作为衡量体育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比较而言,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很大。全民健身对体育发展的长期影响属于供给侧,决定了一个国家体育发展的方向和可持续性。从这个意义上讲,为大力提升全民健身的质量与效率,国家必须有目的的促进有效供给,转化供给方式。

  三、全民健身供给侧改革的实现路径

  (一)制定精准的全民健身政策,确保供给质量

  从供给侧出发,精确的全民健身政策进一步优化供给结构。推动全民健身现代化,加强以现代全民健康为核心的全民健身建设;首先要做好政策引导,在由国家部委进行全国统筹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地方差异性和调动地方积极性,适当放权,允许不同地区出台符合本地区全民健身工程发展状况的地方政策。二要确保政策实施的实际效果,并加强对政策实施过程的监督,从政策落实层面推动全民健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有就是要引入社会舆论监督机制,让全民健身的参与方与受益方——社会民众加入全民健身政策实施的监督队伍,依托民众推进全民健身政策落实。总体而言,必须要做好全民健身托底工作,保障全民基本公共服务,从全民健康工程出发,进一步发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效果。

  (二)增加全民健身领域的有效投资,优化供给结构

  全民健身供给侧改革主要解决的是全民健身“供需错位”的问题,要使全民健身的供需关系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中,“体育需求方改革要做到体育消费多元化;体育供给侧改革要做到主动适应需求侧,积极引导体育供给”。为此,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消除阻碍全民健身发展的制度性因素,发挥全民健身的主导作用,为全民健身主体营造更为宽松的健身环境,提高全民的信心。提高全民健身资源配置效率,消除制度性壁垒,创造有效供给,提高供给质量,扩大消费需求。

  (三)培养全民健身新要素,创新供给动力

  全民健身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个体身心健康。所以,全民健身运动创新除了遵循一般体育运动的原理和方法和人体科学理论外,更重要的是转变传统的体育观,制定有针对性的健身方案来进行运动项目的开发与创新。

  第一,政府简政放权,形成规模化供给和精准化供给。我国体育资源主要采取的是“自上而下”供给为主的“垂直型”行政决策模式,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完善,已越来越不能显示其曾经独特的“优越性”。由于体育资源大都集中在政府手中,其实质是一种“政府垄断体制”,可能会出现政府资源配置与人民群众需求方向不符的矛盾,不仅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在全民健身领域多样化的需求,更难以发挥其他行业部门系统参与体育的积极性,以致成为社会资源进入体育领域的制度性障碍。因此,政府要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政府要向市场、社会放权”的要求,按照市场公平性配置资源,实现体育资源的落实。还要遵循“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的要求,划分好体育行政部门、相关事业单位与社会组织的职能,为社会组织参与体育资源配置铺平道路。

  第二,强化典型引路和内生动力培育,激发和调动全民健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传统全民健身模式之所以陈旧过时,正是因为传统体育发展道路的成熟与应用,以及运动思维单一、全民健身器材设备的全面普及所导致的。将全民健身运动与互联网相对接,建立全民健身大数据平台,增加多样性供给,发展全民健身运动多种多样的运动模式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扶持以及社会团体发展多样性活动为实施载体,这不仅能够激发体育产业的新活力、全民健身运动的新活力,还能激发全民健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互联网平台将全民健身运动供给侧改革的优势具体化深入人心,培养全民健身运动群体的内生动力。

  第三,加强精准识别和大数据平台建设,确保实现全民健身对象进、出、退的精准管理和拥有全民健身品牌。体育产业供给侧改革是互联网时代的一种必然趋势,网络生活已渗透到公众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对人们的健身习惯和运动需求产生了颠覆性的转变。在公共体育资源配置中,如何运用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提高公共体育资源的精准管理,实现供给与需求契合,是体育资源供给侧改革创新的关键。在传统的公共体育资源配置中,不仅资源配置的公平性,而供给的内容与服务质量都不能满足公众的个性化需求。解决公共体育资源供需问题,必须借助云端、大数据平台等技术,为体育资源的配置提供精准的路线。使用互联网技术,能有效整合各方面的资源。通过调研不同运动群体的体育需求,借助互联网平台实现双向互动,寻求差异化、个性化的体育资源供给,使体育公共服务更具“锚向性”,从而真正解决供需错位、“供给真空”与“供给过剩”的历史难题。

  ●本文系项目“辽宁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项目批准号:W2014236)的研究成果之一。

相关阅读

© 2003-2024 华奥星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hina Interactive Sports Technology Invention Co., Ltd.

关于我们|招聘信息|联系我们|投稿邮箱:sport@sports.cn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0105094高新技术企业证书编号:GR202211004945客服及报障电话:010-67158866-800
发证机关: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ICP经营许可证:京ICP证030713号客服及报障邮箱:800@sports.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字第0830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807号   华奥星空(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